会议预告 | 鲁迅精读及百年传播影响研究工作坊

无

Body

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(珠海)积极响应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重点打造国际化、跨学科的“华文文学及文化”学术大平台。在“中国新文学百年发展”的视域及“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”的契机下,中文系(珠海)将于2021年11月5-7日举办“鲁迅精读及百年传播影响研究工作坊”。会议围绕着“鲁迅作品精读”、“鲁迅百年域外传播影响研究”、“鲁迅与‘一带一路’文化传播研究”、“鲁迅与‘粤港澳大湾区’互动研究”等主题进行探讨,希望为与会者搭建深入交流、并肩共进的平台。

 

会议议程

第一天   2021年11月5日

 

12:00—20:00 会议报到

 

 

第二天   2021年11月6日

 

8:30-8:50  开幕式  地点:海琴6号

中山大学中文系(珠海)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致欢迎辞

 

8:50-9:00  合影

 

9:00-10:20  第一场

主持人:陈洁 ,评议人:马峰

发言人:

1.杨剑龙 (上海师范大学):线上

论鲁迅小说《高老夫子》的图像阐释

2.庄园(汕头大学):线上

1936——鲁迅的最后一年

3.朱崇科(中山大学):

“立人”的“出悌”切入与多维验证:重读《弟兄》

4.贺梵(华北电力大学):线上

当代俄罗斯鲁迅译介与研究的现状与反思

 

10:20-10:40  茶歇

 

10:40-12:00  第二场

主持人:朱崇科,评议人:庄园

发言人:

1.俞兆平(厦门大学):线上

鲁迅与“力”

2.张娟(东南大学):线上

从《狂人日记》到《伤魂》:全球化视野下的“新国民性”批判与文化重建

3.陈洁(中山大学):

照相与肖像画——论鲁迅杂文中的元图像(Metapictures)

4.马峰(云南大学):

鲁迅在《香港文学》的传播型态及其东南亚辐射

 

12:00-14:00 午餐

 

14:00-15:20  第三场

主持人:庄园,评议人:张娟

发言人:

1.凌孟华、岳灿(重庆师范大学):线上

《肥皂》初刊本与初版本异文比较及精读空间

2.李石(中山大学):

理论转向与海外华人学者鲁迅批评的范式转型

3.胡星灿(中山大学):

戏剧《阿Q正传》的新马演出史研究

4.梁立平(中山大学):

“铁屋子”式共同体想象的承继

——以鲁迅、李永平的小说为中心

 

15:20-15:40  茶歇

 

15:40-17:00  第四场

主持人:马峰,评议人:凌孟华

发言人:

1.李泓阅(澳门大学):线上

新媒介视域下粤港澳地区鲁迅形象研究

2.周楷棋(中山大学):

《摩罗诗力说》的复仇研究

3.霍怡帆(中山大学):

悖论的狂欢与自省的吊诡——重读《祝福》

4.赵智行(中山大学):

“陷”代性、现代“shame”与现“die”性:《朝花夕拾》怀旧“现代性”的三种形态

 

17:00-18:30  晚餐

 

 

第三天    2021年11月7日

 

8:30-9:50  第五场

主持人:李石,评议人:陈洁

发言人:

1.安一多(四川大学):线上

当“过客”走出精神世界——《过客》与《伤逝》的对读

2.张灵馨(中山大学):

鲁迅香港视野的延续与文化政治意义

3.王路(中山大学):

凝视自我的抒情瞬间——鲁迅“断发照”与《自题小像》新解

4.薛晨鸣(中山大学):

复仇母题的典型形态和演变逻辑——以鲁迅、汪曾祺和余华为中心

 

9:50-10:10  茶歇

 

10:10-11:20  第六场

主持人:胡星灿,评议人:李石

发言人:

1.刘平(西南大学):

鲁迅的书斋知识分子批判与自我批判

2.冷继颖(中山大学):

“国民性再造”的跨域流变:从鲁迅到英培安

3.崔瑶(中山大学):

结构·语言·形体——《阿Q正传》对戏剧技巧的借用

 

11:20-12:00 大会总结发

杨剑龙(上海师范大学)